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B.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C.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边疆地区D.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2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机构,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文臣官员地位提高
C.宰相权力不断削弱D.地方权利不断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钱穆说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这说明行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C.使君主专制权力达到顶峰D.实现对地方的“因俗而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当时这一政策(     
A.将选官权收归中央B.促进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
C.造成取士不问家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南京夫子庙即南京文庙,为古代官府兴建的供奉祭祀孔子之地。唐朝开始出现此类文庙,宋代之后,中原地区和江南城市中大量兴建文庙。这表明文庙的出现(     
A.受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B.是儒学占据独尊地位的结果
C.是程朱理学兴起的产物D.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023-01-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两汉地方以“二千石”官(郡太守级)为重,其在荐举“贤士”时,首先要服从“贵戚书命”,然后再选一位社会上知名人士,“以报国家”。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A.地方豪强的崛起B.选官方式的弊端
C.王国势力的膨胀D.外戚干政的恶果
8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定取舍。它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加强了君主和中央权力D.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     
A.军功爵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 . 历代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或官职及地方行政机构或官职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 表所列汉、唐、宋、明四朝与此相关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司、节度使、提点刑狱司
郡尉、县丞、州刺史、大鸿胪
巡抚、按察使司、提督四夷馆
节度使、鸿胪寺、羁縻州刺史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