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2015次组卷 | 92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66次组卷 | 77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元代学者虞集指出:“中书省以治内,行省以治外。”行省除了有地方行政权外,还兼有军政与财政大权,即行省可统辖地方军队,地方财税亦可自留三成于本行省。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     
A.造成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加强了对全国各地区管辖D.体现了中央高度集权特点
2023-05-02更新 | 160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
2019-06-21更新 | 6104次组卷 | 7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选官制度的变化(   
A.提升了官员素质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扩大了统治基础D.稳定了社会秩序
6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53次组卷 | 5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1213年)“四选”官员(吏部铨选的四类官员)人数统计表。据此可得出的史实是,南宋
A.冗官现象最终得以解决B.平民入仕受到一定阻碍
C.科举制发展到成熟阶段D.士大夫阶层的日益固化
8 . 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26更新 | 6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代给事中的职责是针对“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由此可见给事中应就职于(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尚书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19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