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的宰相权力很大,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分割宰相权力。

材料三:明太祖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1)图一所示中央官制确立于哪一朝代?对比两图,简要指出图二在加强皇权方面的主要做法。
(2)据所学知识指出,赵匡胤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
(3)据材料三,归纳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什么趋势?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 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天下之变局”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秦汉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4)综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趋势。
2018-11-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B.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是高一四位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的是汉、唐时期不同地区设置的地方机构的数目,该表反映的是
地方机构名称北方南方
(西汉)元封五年94
(唐)贞观元年55

该表反映了
A.皇帝的个人意志影响到地方行政区划
B.国家对北方重视程度出现了下降趋势
C.经济重心的变化影响到地方机构设置
D.减少地方行政区数量是历史发展趋势
2018-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等值卷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的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所开创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的中央管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明成祖在位期间又设立了什么机构?

(4)军机处设立于哪一个朝代?根据材料四归纳军机处的主要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7-10-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是经历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动荡蜕变后建立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它的许多制度和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有能力为国家服务的人,不因地位卑微而受妨碍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泛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灭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分别指出唐朝、宋朝、清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并指出“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

2017-11-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

9 . 秦是郡县二级制,汉州郡县三级,唐道州县三级,宋路州县三级,元代省路府州县五级;这一制度设计反映了
A.地方主动性能动性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C.疆域越来越辽阔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并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