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大批官员的主要来源是科举。唐代已经实行科举,但被门阀贵族操纵,取士很少。北宋初年,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只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宋太祖时取士较为严格,朝廷下令:考试及第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以防止形成宗派。进士及第要经过皇帝亲自“殿试”考选,从此成为定制。殿试后并在殿前“唱名”,由皇帝“赐及第”。宋太宗时,录取人数逐渐增多,一科进士可多到三、四百人,诸科多到七、八百人。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代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初科举会试取士中分为南、北两榜分别录取。宣德、正统年间,又分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则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后来,虽在比例上有所增减,但其制不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与唐代相比科举取士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代科举取士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科举取士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与之前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4 . “时空”透视古代中国
(1)将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或政治中心)与对应历史阶段作联系(填写字母)

①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②儒家文化发源
③大一统帝国初建④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⑤士大夫政治确立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后,历代王朝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边疆管辖,促进民族融合。按 主题“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完成表格(填写数字)
①雅克萨之战②宣政院印章③十三行遗址④西域都护府复原图⑤步辇图
⑥伊犁将军府⑦平定郑氏政权⑧金瓶掣签⑨粟特人形象的唐代陶俑
中国古代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东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促进西南地区边疆管辖与民族融合
不符合主题的措施
(3)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中央的直接管控。 请把以下的机构与它实施的朝代相匹配
A.建行省B.设政事堂C.废除承相、权分六部D.设三公九卿E.设军机处F.实行郡国并行制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简要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的特征或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史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
(2)材料一中“中国……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两个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制度?根据材料分析,该项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宋朝时,有人曾这样概括当时的社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宋朝社会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得益于下列哪种制度的完善
A.科举制B.文官制C.察举制D.军功爵制
2020-12-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朝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伟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
(2)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2020-12-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实际上并不是九个,而是泛指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因此也称为“诸卿”或“列卿”。从总体上看,诸卿的设置和机能体现了国家政务的诸多方面和分工制约,突出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点。诸卿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得世袭。诸卿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又存在职无常守的混淆现象,皇帝可以随时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对所有部门和臣僚进行调整派遣,重要政务只能取决于皇帝和皇帝身边少数人。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三省围绕着皇帝的诏敕运转,中书草诏,门下复审,尚书执行,合成一套完整有机的施政体系。另一方面,三省长官既各领本省庶政,又以宰相身份联袂入朝,在门下内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通过政事堂会议将三个不同机构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中枢体。这样,三省权配合,既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又能发挥整体功效,推动着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摘编自袁刚《隋唐三省体制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对三公九卿制发展的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