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2 . 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023-10-11更新 | 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行政区划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据图1至图4信息,指出其各是哪个朝代然后概括古代中国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021-10-2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对地方的治理。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图4中的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信息并对相关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据此说明四幅图片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具体时期的政治制度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总趋势。
2020-11-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秦朝形势图                       图二西汉初期各封国形势图     图三西汉中后期形势图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0-1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图1、图2反映了西汉高祖至武帝晚期主要封侯类型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对朝廷日益构成威胁B.地方行政体制出现根本变革
C.功臣构成政权的政治经济支柱D.边患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2020-09-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9 . 如图分别是两朝的局部行政图,它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对这两种制度的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A.都曾持续数朝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两种制度下的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D.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10 . 下图为汉代推行的一项政策“推恩令”示意图,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

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根源
B.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
C.推恩令体现出了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
D.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目的具有背离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