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元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官员的选用,都要通过中书省吏部,但监察系统官员的任用,则由御史台在本系统内自行选择,监察系统官员的迁调,主要也在本系统之内进行。这反映出元政府意在
A.发挥监察机构的制约作用B.贯彻蒙古贵族的政治传统
C.削弱宰相为首的政治势力D.确保监察机构的权力至上
2022-04-15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商周时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谱。东晋南朝,家谱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修家谱的机构,谱谍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家谱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A.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形势.B.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C.官吏选拔标准的重大变革D.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2022-04-10更新 | 120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体现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
2022-04-02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笔记小说《丁晋公谈录》记载,吕端通过恩荫而位至宰相,“后苑赏花宴,(宋)太宗宣臣僚赋诗,吕奏曰:‘臣无出身,不敢应诏”,。这说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朝政B.宰相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C.科举制的影响增强D.恩荫制度影响官员素质
2022-04-01更新 | 2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地方节度使可自行辟署,延揽人才。所辟署员属于国家官吏,有“职”有“官”,并可考课升迁,以致“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署为重”,唐后期宰相竟有三分之二曾从辟过藩镇使府。材料反映了唐代使府辟署制度
A.部分弥补了科举制度的不足B.造成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
C.成为官员任职升迁主要途径D.引发朋党之争的政治乱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其实际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贞观年间,唐太宗一方面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一调整
A.旨在提高门下省的地位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
C.便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
2022-03-22更新 | 72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A.重视发挥防错纠错机制作用B.因循旧例鼓励官员各抒己见
C.改变了传统的朝廷决策模式D.不断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反映了秦汉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文献文字记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A.秦汉时期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B.秦汉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
C.秦朝时开创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D.秦汉时期地方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2022-03-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两晋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2022-03-09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至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王者待之以殊礼”。然汉昭帝时,“政事壹决于光(霍光,大司马、大将军)”;成帝时,正式置三公官,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秦汉时期丞相职权的变化
A.保证了政府决策正确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完善中枢机制D.强化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