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4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唐前期,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构成一个完整的辅助皇权运行的最高政务裁决系统,三省官员在上行和下行政务文书中的签署,体现了按照环节分工、分层决策、互相制衡的政务运行机制。据此可知,当时(     
A.程序分权有效制约皇权B.皇权对士族的依赖
C.文书制度保障政务运行D.中央集权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商周时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谱。东晋南朝,家谱发展迅速,出现了专修家谱的机构,谱谍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家谱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A.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形势.B.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
C.官吏选拔标准的重大变革D.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2022-04-10更新 | 120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出巡,事毕回京述职。朱元璋这一举措
A.强化了特务机构职能B.发展了中央监察体系
C.创新了地方管理体制D.扩大了监察御史权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汉的帝国是统一的,只勉强可以说是集权的。我说勉强,因为公卿和地方长官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其强调的是秦汉时期
A.选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B.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C.君主专制阻碍政治统一D.相权严重威胁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一条官场潜规则,“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便于把权力装进笼子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2021-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届云南保山市第一中学2高三第九次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朝廷对诸侯王葬制明确规定,不轨的诸侯王死后不能使用玉衣。考古资料表明西汉诸侯王、列侯的玉衣多用金缕玉衣,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也有使用银缕、铜缕、丝缕者。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强化B.诸侯恪守朝廷制度规定
C.王国问题严重D.玉衣等级制度正式形成
9 . 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021-05-14更新 | 1414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认为“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由门下当行驳正”的是
A.汉高祖B.光武帝C.孝文帝D.唐太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