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A.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B.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D.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2022-09-27更新 | 527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2022-05-12更新 | 812次组卷 | 56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唐书》载,唐高宗下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泽、卢辅,清河崔宗伯、崔玄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婚)。”其规定旨在
A.笼络地方贵族B.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
C.提升皇族地位D.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2022-05-08更新 | 51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12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宋代则不抑兼并、田制不立。而在政治上,唐代建立皇权之下高度程式化运行的三省六部制,地方从零星出现到系统化实行的使职差遣制等,而宋代以“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治国共识,出现以文制武,文人治天下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A.实行从平等到效率的转变B.实行从效率到平等的转变
C.经济政治制度的背离现象D.宋代民主政治的初步建立
8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据此可知二者都
A.主张取消中央集权B.关注现实政治的弊病
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2021-12-27更新 | 8531次组卷 | 6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10 . 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