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观察如图的示意图,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产物B.标志着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C.宋承唐制及政治制度更新D.古代集权制度新模式
2022-11-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科举制发展,诗人姚合说“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B.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C.科举制能够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素质
4 .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均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汉唐帝国的历史影响有限B.元朝的政治疆域已经比较辽阔
C.汉唐以来大一统进程缓慢D.元朝的大一统凸显民族融合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相辅而行,察举贤良方正时,便有对策之试。如《石林燕语》载:“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对上述两汉用人政策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B.德才兼备的取仕倾向
C.考试入仕的选才标准D.唯才录用的用人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9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这一结构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唐代
A.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继承
C.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
D.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