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标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宸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

——摘编自同礼《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魏晋以来,御史台成为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通典》记载:御史中丞“与司隶分督百僚。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中丞专纠行马内,司隶专纠行马外。虽制如是,然亦更奏众官,实无其限”。这说明魏晋时
A.监察机构完全独立
B.监察机构权力得到加强
C.实现政治权力制衡
D.法律制度健全、完善
2018-03-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科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选拔,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已深深地灌输到应试士子的心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186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只是一个单纯地培养西方语言人才的机构。此后随着其不断发展,先后添设了撰修馆、天文算学馆和格致馆……京师同文馆对学生的升迁制度为:“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固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衙门差委,或分赴各省任职,或随使出洋,或担任教职,出路不一而定,其七品官大考两次,可以投为主事”。……同文馆选送的官员分派到各衙门,尽管为数很少,但由于其知识的实用性,无疑会对传统的官员形成一定的冲击,给传统的衙门补充了新鲜血液。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逯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选官制的特征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科举文官制相比,近代同文馆选送官员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18-03-01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清科举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实行八股取士
B.朱熹的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C.强化思想控制
D.注重提高官员的综合素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元(朝)二品以上官员“选自特旨”,即由皇帝亲自选任;正三品至正七品则由中书省“自除”。这反映出元代
A.宰相权力的削弱
B.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
C.科举制度被废止
D.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是一组唐三彩造型图片。唐三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状况。

请围绕唐三彩的史学研究价值,综合四幅图片中的信息,概括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信息提取全面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8-01-0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领军考试--山西省河南省2017-2018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四)晋豫省际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中说:这一制度在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开始正式入仕。地方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贵族政府,我们叫做“读书人政府"或“士人政府”。文中“正式入仕”要经过以下谁的推选
A.三公B.宰相C.郡守D.刺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2017-10-11更新 | 53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山西高三下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b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佐天子执兵政”的官员是
A.转运使
B.参知政事
C.三司使
D.枢密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