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明代致位宰辅必须经由科举,而应科举必须读儒家经典,但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的各地的理学家。这反映了,明代(     
A.民间儒学的影响扩大B.官方对民间思想控制减轻
C.科举制选材功能失效D.儒家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汉书》记载,西汉晚期陈汤曾说:“夫胡兵五而当汉(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解决边疆问题的条件成熟B.中原地区先进技术西传
C.朝廷重视军事技术的革新D.西汉军事科技领先世界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指出,汉代遵循“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的选官原则,实行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制,在数百年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等选官标准。这些做法(       
A.引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B.促进了人才的灵活使用
C.激发了士人的参政意识D.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机制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载:“秦之法,任(保举)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汉承秦制,汉明帝诏令:“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有司明奏罪名,并正举者”。汉元帝时富平侯张勃就因选举不实,被削封邑二百户,死后被谥为“缪”,耻辱延及后代子孙。这些做法(       
A.有助于监察体系的完善B.意在保证荐举官吏的质量
C.抑制了王国势力的膨胀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渴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乡品本是魏晋中正代表乡党舆论为士人评定的资格等级。一般认为,魏晋士人乡品的评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实际上,中正授予乡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这一现象(     
A.导致了选举权地方化B.表明选官制度逐渐趋于理性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D.体现出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时有“杏园宴”的活动,主要内容是探花,即同一榜进士中选出两位,称作两街探花使,让他们骑马遍游长安城内外名园,摘取名花。这反映出(     
A.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关注B.制度设计影响社会习俗
C.科举制蜕变助长奢靡之风D.世人接受社会变迁现实
2024-03-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汉代各郡国向朝廷上计,丞相先听上计,据此“课其殿最,奏行赏罚”。御史大夫既听上计,也听“刺史”汇报,将两者所述情况加以对照,一旦发现上计不实,便敦促丞相改定官吏的考绩。这有利于(     
A.强化专制皇权B.解决王国问题C.提高地方效能D.完善监察机制
8 . 唐太宗时命大臣搜求全国谱牒,评定姓族等第,编《氏族志》,仍以博陵崔氏为第一等。太宗阅后大为不满,曰“不解人间何为重之”,并称“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职高下作等级”。于是重修,先列皇族,次及外戚,崔氏降为第三等。该做法旨在(     
A.缓和新旧士族的矛盾B.继承魏晋以来谱学传统
C.加强皇权以巩固统治D.定等级作为选官的依据
2024-02-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金朝曾在地方上实行“因事而设,事罢则已”的管理办法,元朝继承并发展了金人的这一做法,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起初是临时性机构,后因军事征伐时间较长,渐成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而变为兼管民政,成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由此可见,元朝(     
A.行省制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B.注重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C.加强军事管理疆域不断扩大D.逐步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10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
2024-01-20更新 | 51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