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汉代各郡国向朝廷上计,丞相先听上计,据此“课其殿最,奏行赏罚”。御史大夫既听上计,也听“刺史”汇报,将两者所述情况加以对照,一旦发现上计不实,便敦促丞相改定官吏的考绩。这有利于(     
A.强化专制皇权B.解决王国问题C.提高地方效能D.完善监察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武帝时期,设刺史,刺史“秩六百石”,其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官员。《汉书》中有宣帝时期的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等的记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贾琮临危受命为交阶刺史,根据当地实情,招抚流民安居定业,免除徭役,诛杀大害,选用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B.刺史监察权逐步异化
C.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D.刺史的权力逐渐减弱
3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载:“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唐中期后,胡人安禄山先后升(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长达十余年没有移地换防。此种情形当时较为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中后期(     
A.君主专制逐渐弱化B.外轻内重军事格局形成
C.中枢决策发生异变D.任官体制潜伏割据威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赵宋王朝一改汉州、唐道的做法,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等四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办公地点也不在同一州内。这种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政治权力
C.强化地方管控D.建构国家治理体系
2023-04-13更新 | 1310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实行科举之初,还保留有公荐制度,因此造成考场请托盛行。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掌贡举,接受请托,引起不满,穆宗下令“覆试”,结果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由此开创了榜后覆试制度。会昌三年(843年),礼部尚书王起权知贡举,提出“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以限制公卿子弟入仕。宋代为保证公平取士,废除了“公荐”及“公卷”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同时严格了考场纪律,严格了贡院管理,考生入场前要进行搜检,以防夹带文字资料入场。后又做了技术性改进,如淳化三年(992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即将试卷封印糊名。真宗时,始行誊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誊录后再送考官评阅。金朝在考生入场搜检环节非常严格,金世宗大定年间行“沐衣更衣之法”,令考生入场前先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明代防弊制度更为严密,除专设监试御史,以及弥封、誊录、对读、监门、搜检等专管官员外,还令考生入场后每人单独一号舍,由号军看守,发现有挟带舞弊者,“于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为保证公平取士,清代创设了许多新的规定,如审音制度、搜落卷制度、覆试制度、回避制度等。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能够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
2023-04-04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江西九江·二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朝,设有监察之官“啬夫”。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杂律》为惩治滥用职权等职官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自魏晋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唐代,尚书省左右仆射兼掌对御吏的监察。我国古代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其标准大致包括品德、学识和经验三方面。如宋朝规定:“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授予)监察御史。”明朝谏官的职能由六科给事中取代,监察六部官员。清雍正年间,清廷取消了六科给事中执掌的封驳权,“以六科内升外转,始隶都察院”,都察院的监察职能进一步加强。清政府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至此,我国古代监察系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严密。

——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院是颇具特色的独立监察机关,它直接源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政制实验田里,基于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和源自西方的议会监察制度互相竞争。经过民国初年的探索与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监察院的实践,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将美国式的参议院制度与中国传统监察制瘦融于一炉,使得监察院无议会之名却有议会之实。这样中西合璧的制度探索受到很多批评,但无论如何,监察院制度的弊端并不构成废除独立监察制度的理由,源自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摘编自聂鑫《中西之间的民国监察院》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不断高涨,我国监察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国推行,提高了监察机关的地位和独立性,实现了监察的无死角、全覆盖,整合了监察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反腐败合力,这是我国反腐败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一次重大变革。

——摘编自李凌云《新中国监察制度七十年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我国加强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2023-04-01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乙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朝时,政府开办众多的官办学校,方便蒙古人和色目人学习汉文化及入仕为官;同时以经义取士取代辞赋取士,确立了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正统地位。科举也越来越成为书院教育的风向标。元代科举制(     
A.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B.推动了书院教育转向官学化
C.有效提升官僚队伍整体素质D.带动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2023-03-17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福建龙岩·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担任该职位的官员需风采奋发、精神刚正,还必须是“在京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些规定(     
A.有利于增强监察机构的效能B.确保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C.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D.推动了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3-03-04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选择题)-学易金卷 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 统编版
2023·吉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
2023-03-03更新 | 93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