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9次组卷 | 37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三) 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

朝代录取数据资料   来源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开科268次,秀才29人,进士6427人(统计不完备,应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1580人,据史实统计修正应为20619人,唐代共有369名宰相,80%出生进士据《文献通考》及《登科记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据《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及《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元朝开科16次,计1139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33人;有籍贯可考状元12人,南方2人,北方10
明朝开科92次,计24636人,将近一半是寒门弟子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9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90人,南方80人,北方10
清朝开科114次,计26888据《续文献通考》统计有姓氏可考状元114人;有籍贯可考状元114人,南方99人,北方15

——据林白、朱梅苏《中国科举史话》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05更新 | 76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到清两千多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的说它是“专制政治”了。我们平心从历史客观方面讲,这两千多年,在政治上,当然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也有很多的流弊。以前曾不断的修改,以后自然仍非不断的修改不可。我们可以对以往传统的政治,找出几条大的趋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项中国古代的制度,从“得失”的角度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制度明确,论题鲜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理论升华。)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悟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4-10更新 | 563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6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泉港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较多的词汇:

秦半两钱;蒙恬;汉承秦制;郡县制;西域都护;盐铁官营;张骞;凿空;刺史;编户齐民;田庄;五铢钱;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提炼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二十四史中的历史人物地理分布表

北方人数南方人数
西汉东汉北宋南宋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陕西227326163680江苏2313929749241
直隶21282232127128浙江2143484136258
山西10161821411756安徽324215338199
河南3917021932437123江西1278183204
山东6157971561393湖南022121227
甘肃101753192323湖北71129191476
奉天003000四川42612937157
内蒙310000其他03610098179
总计1663621038915103503总计40952035395011241

注:其他包含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

------摘编整理自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提取表4中历史人物空间分布信息,指出其分布特征,并加以阐释。
2022-04-03更新 | 44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仿真(一)历史试题
9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根据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和理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11更新 | 809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八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