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任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出身
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武职出身
正职(人)
366700000
文职出身
正职(人)
21622575105

A.议和成为政府对外主流政策B.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C.文官政治因科举选官而扩大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2 . 下图是历史学家孙国栋对晚唐考取贡举进者的出身进行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科举制
A.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B.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
C.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D.延续了民族社会地位
2020·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载:“汉诸帝,凡日蚀、地震、山崩、川竭,天地大变,皆诏天下郡国举贤良方正、极言直谏之士,率以为常。”学者陈业新先生在统计后指出,汉代君主因灾而举士者有25次之多,约占两汉举士总次数的39%。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选拔官员随意性很强B.评定标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C.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D.冲破了人才选拔的门第限制
2020-03-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学科网3月第二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考试版)
4 . 下表为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统计。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朝代年数榜数取士总数年均取士(进士)
290266660323
320130正奏名42588+314
特奏名50352
98161139(左右榜)12
277932462489
26811426888100

A.唐代科举制度初创取士较少B.宋代取士最多门第观念淡化
C.元代左右榜体现了公平竞争D.明清八股取士推动文化发展
5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
A.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B.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
C.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统计宋朝的禁书情况: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有
①媒介技术发展             ②市民文化兴起             ③皇权专制衰落            ④社会思想混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2020-05-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御笔”、“手诏”和“上批”是绕开政府和监督机关、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引用的此类命令统计,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计109次,而宋神宗有1260次,这说明北宋中期
A.统治者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B.王安石彻底改变宋初的体制
C.中枢决策的程序性有所减弱D.监察谏议制度出现重大变化
9 . 据学者统计,从唐到清,大约开科709次,历史文献中有名有姓的状元有600人(另有599人、592人之说),其中有籍贯可考的,为448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


——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注:历代状元数量:唐朝141人、五代16人、宋朝118人、辽朝54人、金朝30人、元朝32人、明朝89人、清朝114人、大西国(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政权)1人、太平天国3人。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资料统计,唐代文职官员中科举出身者约占38%,《旧唐书》传主1590人,有科目者531人,占33.39%;传主四品官以上有1246人,有科目者占36.68%,都不过40%,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据此可知,唐代
A.注重选拔综合型的人才
B.封建门阀制依然存在
C.科举制阻碍阶层流动
D.官吏来源方式多样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