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有所表现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
C.专制王权受到限制D.民意起到决定作用
2021-03-21更新 | 991次组卷 | 13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届高三3月测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2 .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学者认为其中的“鬼方”为“远方”。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鬼方”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A.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B.《周易》的记载不符合事实
C.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2021-03-21更新 | 13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商周时期
A.父系家长制的影响巨大B.王位继承更加理性化
C.政治局势逐渐趋于稳定D.血缘宗法关系的弱化
2021-03-20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考点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4 .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夏启之后,王位世袭制中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2021-03-16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王征用吴属下的人民时必须通过吴本人供给、致送;周武王征召国族的属民时,也须通过这些国族的首领,而不能直接征用。据此可知,当时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地方割据势力十分强大
C.中央集权制度遭遇挑战D.血缘贵族政治逐渐确立
7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8 . 据考证,商朝帝王从大乙至祖甲多为兄终弟及,祖甲之后均为父死子继。这反映出
A.官僚系统的调整B.继承方式的变化
C.血缘纽带的弱化D.禅让制度的影响
2021-01-25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章制度,该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据此可知,西周
A.君主专制趋于完善B.重视人伦秩序
C.儒家思想开始形成D.天命观念瓦解
2021-01-24更新 | 139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相比于夏朝多人称王的局而,商朝除了最高首领称王之外,也存在部族首领称王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商王朝无法控制的边远地区。该学者强调的是商朝
A.建立系统的国家治理机制B.国王的统治权威得到加强
C.国王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D.边疆的管理秩序趋向混乱
2021-01-1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