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8 道试题
1 . 山西南部的部分地方至今保留着新婚男女向祖先牌位行礼的习俗。与这一习俗有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1-06-0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3 . 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2020-09-11更新 | 33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
2022-05-21更新 | 123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甲骨文字“宰”,是专门负责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的杂役。西周时期“宰”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百官之长,例如周公曾任大宰。这一变化反映
A.君主专制呈现加强趋势B.家和国具有共通性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礼乐制度彻底崩坏
6 .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周宣王干涉鲁政
A.宣告分封制的终结B.导致君主专制的出现
C.完成了社会的转型D.埋下西周灭亡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28次组卷 | 9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人们大都认为效忠自己的家庭比效忠国家更重要,当时人们甚至普遍坚持“父高于君”的价值标准,郭店楚墓竹简就曾记载了西周时期“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的现象。这说明,西周时期
A.血缘观念根深蒂固B.族权王权紧密结合
C.王室权力日渐衰微D.家国同构已经形成
2020-07-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据此可知
A.王位世袭淡化了家天下色彩B.宗法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新制度需要突破宗族性规制D.分封制建立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10 . 周代已形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这表明
A.嫡系血统关系受到重视B.分封制更注重王室贵族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D.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
2020-07-02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