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认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创制”主要指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②西周政治以血缘为纽带,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4次组卷 | 9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
4 . 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
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
D.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史学家冯尔康认为,从殷周到现代,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五个阶段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我国古代宗族制度
A.社会功能逐渐增强
B.政治功能彻底消逝
C.主体呈官僚化趋势
D.不断推动社会转型
6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平息王室之乱的功劳,乃“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国于是设立了温、原二县,并派赵衰和郤溱为大夫,“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微
B.诸侯对地方的管理日益松弛
C.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
D.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组织确立
7 . 《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
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8 . 中华民族素来非常重视族谱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伦,维系宗族。这种传统源于商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019-08-21更新 | 695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2019-04-22更新 | 1947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2019-04-04更新 | 4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