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19-01-30更新 | 1750次组卷 | 95卷引用:吉林白城通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2016-12-13更新 | 573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016-10-11更新 | 2967次组卷 | 104卷引用: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
A.男尊女卑思想B.专制王权的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D.家族宗法观念
2016-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白城通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016-11-27更新 | 176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学家钱穆解释“宰相”由来:“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宰就是掌管杀牛祭祖的。”到了秦汉,家宰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宰相的由来,反映了
A.古代贵族家庭十分重视迷信活动B.皇权和相权之争是封建时代的顽疾
C.宗法制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祭祀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消失
10 .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