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梁漱溟曾说:“中国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成国’之说,在法制上,明认家为组织单位。中国所以至今被人目之为宗法社会者,亦即在此。”由此可知
A.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中国古代家国合为一体D.宗法制得到国人的普遍认同
2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3 . 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
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021-01-24更新 | 186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课时练0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4 . 西周和春秋时期,所有宗族都设有宗子或宗主作为族长,掌有主管全族的一切权力。按照史籍记载,周天子要处死某个贵族之时,需要事先知会该贵族的宗主,诸侯要处分国内的贵族也是一样。否则就是“非礼”,可能会引发矛盾甚至是内乱。这表明先秦宗法制度
A.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B.形成了严密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以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

——(汉)班固《白虎通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并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
(2)根据材料二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及所学,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2021-01-0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一考点0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A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6 . 《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7 . “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消亡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8 . 如图为“西周宗法制构成图”,它体现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①权力高度集中   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③严格的等级差别   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宗族组织已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D.官僚政治社会适应力增强
10 .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周武王临终前曾考虑到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意欲让周公旦继承王位,但周公旦最终却并未即位而是由年幼的成王(武王之子)登基,自己精心辅政,平定武庚,管蔡等人的叛乱,最后归政于成王。周公旦的举动
A.稳定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促进西周分封制的完善
C.说明当时王位继承秩序混乱D.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