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于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助天子,“王者即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破坏了宗法分封的原则
2022-03-2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

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个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的例子,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的说明。
2022-03-09更新 | 69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3 . 西周通过“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一规定,为家族组织内部的血缘亲属关系划定了限界,把五服以外的小宗排除在家族组织之外。由此可知,西周的这一规定
A.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B.有利于消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C.巩固了宗主的特有权力D.旨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2-03-05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民族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87次组卷 | 43卷引用:单元复习01政治制度【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6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借鉴夏商以方国、部落为主的统治体制弊端的基础上,西周采取大量分封同姓为地方诸侯,将分封制和宗法制牢固结合在一起。无论同姓子弟还是异姓诸侯,接受了周天子的封赐后就成了“小宗”,而周天子则是“大宗”。用这种称谓意味着受封诸侯都被纳入了周王室的宗法网之中。宗族内部长幼、嫡庶和尊卑之别的“礼”成为了周的政治规范。

——摘编自李龙、李策《中国古代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春秋初期,楚、秦、晋等国已开始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其长官可以世袭。战国时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全面推行郡县制,此时的郡县长官均不能世袭。秦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一郡管辖若干县。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下置郡尉,辅佐郡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又置监察史,掌管监察,为中央在地方上的耳目。县分大小,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县设县长,掌管全县事务,受郡守节制。

——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代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021-12-12更新 | 649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7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8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
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386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下列有关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C.井田制下,土地属于周王及各级贵族D.王位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统一的帝国中,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为了防范异姓势力对皇权的觊觎,皇帝任用皇亲国戚或身边的近侍奴仆,以制约政府官员。分封各地的皇室宗亲虽没有治民的权力,但庞大的皇族势力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保障。这体现出,
A.封建社会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血缘政治
B.“家国同构”政治格局始于统一的帝国中
C.宗法观念对“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支持
D.血缘分封体制在封建社会得到全面恢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