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代内服成员主要由居住于王畿地区的商王同姓或异姓姻亲氏族组成,而西周自建立便对王室及同姓子弟等进行分封,使之到远离王畿的地方“以藩屏周”,又在王畿地区分封了一批功臣、同姓及异姓诸侯。这反映出西周
A.宗族聚居状态逐渐被打破B.强化对统治中心的控制
C.贵族集团的利益得以平衡D.王室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2022-03-30更新 | 39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婚姻多采用聘娶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才能完成,《礼记·内则》提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聘娶婚被看成婚姻的唯一合法程序。这种婚姻制度
A.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B.成为宗法制实施的重要保障
C.凸显出女性尊贵的社会地位
D.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 . 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君主继承方式基本情况
商朝前期商朝后期西周东周
“兄终弟及”47%42%9%17%
“父死子继”53%58%91%83%

A.血缘政治走向瓦解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社会宗法观念增强D.君主专制统治形成
4 . 中国古代很长历史时期的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与此礼仪有密切联系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官制D.察举制
2022-03-16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8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与之较为不符的是
A.中国政治制度实现了一次大的转变
B.儒家理想与国家治理实现初步结合
C.早期国家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
D.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
2022-03-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政教合一C.君主专制D.等级森严
7 . 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视编纂族谱、维系宗族关系。直至今日,中国人也十分重视家庭亲戚之间的血缘关系。这源于商周时期的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宗法制D.井田制
8 . 西周通过“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一规定,为家族组织内部的血缘亲属关系划定了限界,把五服以外的小宗排除在家族组织之外。由此可知,西周的这一规定
A.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B.有利于消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C.巩固了宗主的特有权力D.旨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2-03-05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方式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为争夺王位,商王中丁以后甚至出现了“九世之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周
A.规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B.确立王位世袭制
C.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原则D.完善了分封制
10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