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世族为管理封邑更倾向于启用比较有才能的"士",不问其出身,而"士"为了在社会上立足也积极寻求入仕机会。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权力的强化B.人才流动的频繁
C.官僚政治的确立D.宗法秩序的松动
2021-05-09更新 | 1536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竹书纪年》中记载:“先是,申候、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这反映了
A.诸侯王势力强大B.天子权威丧失
C.宗法制遭到破坏D.分封制的弊端
2021-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B.祭祀仪式体现礼乐制度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
5 . 周代以严密的组织结合成一体,一直流传了几百年没有变化。即使在周朝灭亡之后,那些新兴的各代王朝,基本上也都效法周朝的王制。关于这里的“王制”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依据“立嫡立长不立贤”原则来继承权力
D.表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6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佐天子,“王者继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反映了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性变革B.使得官僚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C.有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运行D.体现周朝加强了对地方管辖
2021-05-02更新 | 88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先代贵族被排除在统治阶级之外B.垂直的地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C.血缘关系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深远D.周初分封的对象相对比较单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2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
A.有助于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秩序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保障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D.强化了对家族的认同
10 . 西周时期,国家的隆重祭奠,军事上的“帅师者受命”“治兵”“授兵”“献捷”,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盟会,册命的典礼,每月的告朔听政等,都是在宗庙里举行。这说明西周
A.对外战争较为频繁B.宗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重要
C.礼乐制度严密规范D.借助宗庙加强宗族内部团结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