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乡里制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清以来,民间修谱之风颇为盛行,甚至出现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作为自己的先祖。这类行为
A.意在维护门阀等级制度B.冲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C.表明门第观念根深蒂固D.是传承家风敬宗睦族的需要
2022-04-09更新 | 52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君主继承方式基本情况
商朝前期商朝后期西周东周
“兄终弟及”47%42%9%17%
“父死子继”53%58%91%83%

A.血缘政治走向瓦解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社会宗法观念增强D.君主专制统治形成
4 . 西周宗法制度特别强调血缘亲疏和等级分别,这可以明晰权力继承秩序,稳定政治局面,但也极有可能造成族群成员间的相互疏离,乃至分裂。因此,宗法社会又需要强调一-种“和”的精神来弥缝可能出现的疏离和分裂。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维系宗法社会B.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C.仁政思想维护宗法制度D.宗法制度存在极大弊端
5 .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方式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为争夺王位,商王中丁以后甚至出现了“九世之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周
A.规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B.确立王位世袭制
C.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原则D.完善了分封制
6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重要礼节和重大典礼,都要在祭祀祖先的宗庙举行;各国君主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举措,都要到宗庙向祖宗报告和请示。这反映了
A.迷信对政治的影响增强B.宗法制度维护诸侯统治C.西周传统仍在影响政治D.君主专制源自祖先崇拜
7 .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下列对该材料所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善于西周,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
B.始于秦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C.始于商代,使商的文化形式覆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D.始于明代,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8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B.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9 . 大克鼎是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追述克的先祖师华父为王效力,以及王在穆庙(祭祀场所)对克的册命和赏赐等。这表明西周时期
A.儒家尊祖思想影响大B.主要依据门荫选官
C.重视政治传统的传承D.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10 . 《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