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位世袭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2020-11-11更新 | 470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较早,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也有数十处。在我国古代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贫富分化的产生   ③文字的出现   ④城市的出现   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
3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A.受禅让制的影响B.开始实行察举制
C.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 . 《三字经》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年,迁夏社。”材料中的“子”指的是
A.尧B.舜C.禹D.启
5 .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C.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537次组卷 | 16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韩非子》中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建立了奴隶制国家B.实行了禅让制度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度
2019-03-27更新 | 50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25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说,夏商周时期,帝王以“天下为家”,“赋敛天下”, “以博我一人之欢乐”,“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此观点主要说明
A.人民的赋役负担很沉重
B.政权存在时间均很长久
C.世袭制易使统治者腐化
D.高度集权政体已经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