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字在甲骨文中从“(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表明
A.文字书写逐渐规范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
C.王权逐步得到加强D.西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2 .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据此推知,当时
A.分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统治策略影响诸侯国的发展D.文化的交流与认同感增强
3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1087次组卷 | 16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由于嫡长子独享继承权,原来的"兄弟"利益受损,必然不满。"分封制"便是"嫡长子"通过分享权力而进行利益收买的制度。该学者意在强调分封制
A.均衡了不同诸侯国的政治权益B.深受地缘政治的影响
C.实为贵族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D.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2021-05-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关于封建社会的一些认识,封建主义、封建社会有无普遍性的争论,在国际史坛上一直持续不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在中国并不陌生。《左传》僖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种分封大约是把土地和土地上的居民都分赐给受封者,即所谓授民授疆土。诸侯还可以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下一级的卿大夫,于是以土地为枢纽,形成统治者之间的多层等级链锁。他们彼此之间互有权利义务,主要是受地者要向赐地者纳贡服役(包括兵役)。无论对于西周封建以何种解释,但它是中国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政治制度则是没有疑问的。

——摘编自马克垚《关于封建社会的一些新认识》

材料二   在西方,封建主义(feudalism)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包含着一些基本的观念:首先,统治权是属于任何一个采邑拥有者的特权,但这种特权意味着一些十分明确的义务,违背这些义务就可能导致采邑的丧失。其次,一切政府都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只要任何一方违背契约,另一方就不受义务的约束,有权采取行动加以纠正。第三,封建主义是建立在有限君主权这一思想上的,不管谁是统治者,封建主义反对绝对权威,根据封建理论,任何统治者都没有权力制订法律,法律是习俗或上帝意志的产物。

——摘编自王越旺《西欧封建新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封建”内涵,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封建主义”的特征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成文法在社会上得到了普及B.礼乐制的教化功能日益加强
C.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变革D.宗法制度的影响力日渐消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权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8 . 西周时期,周天子将田邑作为俸禄,分赐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以宗法血缘为纽带B.以土地国有为基础
C.以世袭权益为前提D.以官僚政治为依据
2021-04-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常点燃烽火示警,被戏弄的各地受封诸侯为履行军事义务,带兵勤(保卫)王的故事。诸侯勤王之举体现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井田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
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