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B.财产C.宗教D.地域
2022-07-08更新 | 58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与家谱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
2022-06-04更新 | 23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下列对该材料所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善于西周,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
B.始于秦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C.始于商代,使商的文化形式覆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D.始于明代,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4 . “宗周”一词屡见于《诗经》《尚书》及青铜铭文中,如《诗经》有言“君之宗之”“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内服制度B.礼乐制度C.宗法制度D.禅让制度
2022-0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7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
2021-02-0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