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材料一中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指出材料中所涉及制度的特点。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2 . 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朝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驿传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进食与住宿处,称为“邮”,“亭”“驿”,或“传舍”二汉代改邮为置,“驿”的称呼广泛使用。驿置指长途传递文书的设施,提供轻车快马,速度较快;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罗马帝国建有一套完整的道路系统。主要道路上每隔12公里设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快马、信使以及供政府官员使用的马车和马车夫。驿站有大、小之分,大驿站提供的服务设施很齐全,小驿站只是中转站。

——摘编自王云庆、毕牧《秦汉与罗马帝国文书驿传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表: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一览表

时间状况
1949年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Ⅲ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1)阅读材料一,比较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的共同点。
(2)阅读材料二,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
2019-06-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4 . 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各国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代•杜佑

材料二:《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三:“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1)据材料一,秦朝在地方政治制度上与西周相比有何创新?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创新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之初美国邦联制的弊端(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回答)。结合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之后美国建立的联邦制有何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说明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外交上采取的措施。
6 . 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大一统”是对理想中的以“天子”为核心的“天下”秩序的高度概括。“大一统”观念是在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服事制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主导着中华大地的人群从分散走向凝聚,不断壮大,“滚雪球”一样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主导着疆域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国”一词,也由最初指称狭小的“王畿”,秦汉以后指称以“郡县”代称的中原地区,也像“滚雪球”一样拓展,最终在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成了多民族国家一清朝的代称。可以说,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的所有政权和人群对“大一统”理想的持续追求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分分合合、人群不断凝聚、疆域持续凝聚拓展,为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中国最终由传统王朝国家发展为近现代主权国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材料二   秦朝以来,“天子(皇帝)”成为“大一统”天下秩序的权力核心。废分封立郡县的举措使“中国”(中原地区)有了凝聚为一体的趋势,不仅使“中国”成为“大一统”观念具体实践的核心区域,而且拥有“中国”并继承和发展“大一统”政治秩序成为评价后世王朝是否为“正统”的基础标准。“大一统”观念诞生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族群中是学界普遍的认识,其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高度评价。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秦、汉、隋、唐、明等为代表的农耕王朝的“大一统”观念依然具有局限性,清朝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曾经对前代的治理思想和实践做过如下评价:“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皇帝可谓点出了农耕王朝“大一统”观念共有的显著弊端,这或许也是北魏、辽、金、元、清等非农耕王朝之所以持续推动多民族国家中国不断发展并最终底定于清代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大龙《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多民族国家中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与局限。
2022-05-24更新 | 51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7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   秦灭六国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实现了“诸夏”的统一,又取闽越地,置闽中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岭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44县,又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今黄河以北内蒙地区)。这样,秦始皇便在我国相当大的地区实现了政治统一。这一统一,包含了南方百越系统和苗瑶系统的民族、西方部分氐羌系统民族、北方部分阿尔泰系统的民族以及东北部分少数民族。因此秦的统一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二   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由是文风稍兴”。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危亡激发群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超越意识形态、阶级立场与党派利益,推动国共合作,建立起以国共两党为主体,包括中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华侨广泛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外,中国共产党还进行了制度上的创新,如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团结了各抗日阶级,又如1941年后在陕甘宁边区建立5个回民自治乡和1个蒙民自治区保障了“各族人民的联合团结,有利于集中中华各民族的力量对日作战”。

——摘编自朱金春《抗战历史遗产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

材料四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的侵华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为了捍卫民族主权,解除民族危机,备受欺凌的中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斗争,在关乎民族发展存亡的时刻,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以各自的方式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启示》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具体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分析元代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转折点,依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所做出的贡献。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以怎样的方式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要求:各举一例即可)。
8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通过这些诸侯国,实际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史》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摘自《说文解字》


(1)据材料一,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
(4)为了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9 . 交通建设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思想都有深刻的影响。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源抵甘泉,嵌山湮谷,千八百里”。有学者对秦直道遗址做了实地考察,使直道的位置和走向得到确认。经实测,直道全长七百余公里,许多路段残存路面的宽度在30米至50米之间。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P9知识链接

(1)秦始皇修“直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直道外,秦始皇还进行了哪些交通方面的建设?

材料二: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年11月)

国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共计
英国2800英里6420英里
俄国1530英里
德国720英里
比利时650英里
法国420英里
美国300英里

材料三:铁路上的“马拉火车”

为将河北开平矿物局出产的烟煤运出,由中国商人出面,于1881年建成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闹出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火车不再陌生,铁路的修筑也出现热潮,火车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来自人民版必修二P70知识链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的铁路修建有何特点?这种铁路修建方式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有何变化?

(3)材料三中,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可以看出阻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火车成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对当时社会思想观念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迅速上升,棉花、布匹、煤炭及各种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日益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古老的帆船和马车,不仅载运量小,速度慢,落后的工具已经成为大工业生产的障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工业革命兴起后的运输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哪些革命性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作用?

2018-02-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除以武力征服反抗者外,同时极力在政治制度上树立绝对皇权思想。首先自称“始皇帝”;彻底废除分封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御史大夫由皇帝近臣担任,起钳制丞相作用。国家一切重大事件均由皇帝点头通过,为安抚民族地区,设置典客专门管理其事务。为达到巡视方便,政令畅通,十分注意开拓道路。往南方修“五尺道”,往东方修驰道,往西方修直道筑寨。

——摘编自关荣华《试论秦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无论是梭伦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还是克里斯提尼实施陶片放逐法,都是从本质上排斥个人专权。因此,权利制约是雅典城邦政治的特点,公民大会的立法权需经陪审法庭批准,城邦权利接受公民监督。这种公民制约权利,权利制约权利,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摘编自隋玲玲《论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现代性》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自由。……《权利法案》的主要特点,并不在于提出了这一系列议会的权利和自由,而是在于改变了它们的存在形式,即由惯例变成了成文法。

——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材料四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法案》对英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看法,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022-01-1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