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赐”,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贡”,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尤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1-12-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寇准曾和曹利用一同担任枢密使,寇准经常指着曹利用的鼻子骂道:“君一武夫耳,岂解此国家大事耶?”名将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后,宰相庞籍就轻蔑地称他为“赤枢”,非但大臣轻蔑狄青,就连微末小官也看不起狄青。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B.君主专制受到冲击
C.崇文抑武的政治风气盛行D.统治集团因循守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渡以后,主要依靠王导的支持。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给南北士族安排了经济上的利益。南方各级士族自然就是各级地主,其中强宗大族,如吴郡顾氏、陆氏,又共郡周氏,都是拥有部曲的大地主。王导定侨寄法,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逃来的士族和民众。侨州多至司、豫、兖、徐、青、并等六州,侨郡侨县为数更是繁多。这种侨州郡县大都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形势上可以保卫建康。对东晋政权说来,是安置流亡士族,缓和南北士族间矛盾的重要措施。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朝建立后,社会阶级关系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一些新现象。贵族官僚按等级世袭占田制度,从唐朝中期起,开始瓦解。唐末农民战争,最后消灭了这一制度。宋代的地主阶级,主要是以购买土地的方式,来扩大土地占有。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出租土地榨取实物地租。前代的劳役地租成为从属的、次要的剥削方式。隋、唐以来,门阀地主奴役着带有农奴身分的部曲、徒附,他们的户籍注在主人的名下。宋朝把客户(佃客)编入户籍,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宋朝以后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延续了这样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晋时期社会阶级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导定侨寄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拓宋代阶级关系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4 . 中国古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1)指出以上四幅图所对应的朝代,并说明判断依据。
(2)依据历史时序,从以上历代疆域的变迁中,你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5 . 元人黄溍认为:“昔之有国家者,藏富之所,散于列州。而今也,藏富之所,聚于诸省”。其意在说明,行省制的设置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加剧了地方分裂割据
C.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6 . “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职官制度采取了秦制,在皇帝下同样设置了丞相、太尉等十二个朝臣;其二应是(     
A.继续以法家治国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C.重新建立了封国D.大力铲除异姓诸侯王
7 . 1284年,元朝廷以专项法条禁止江南地区的文、武官员在其主政地区购置房屋、地产。这一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确保官员勤政守法B.稳定统治秩序C.构建中央集权体制D.规范土地流转
8 . 据史书记载,汉代“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材料可用来说明汉代
A.东海郡实行高度地方自治B.郡守执掌辖区的最高行政权
C.郡守负责监察郡内的官僚D.郡守可决定郡内官员的任免
2021-1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史上,云南地区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表1反映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重要趋势是
唐朝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册封他为云南王。
两宋宋徽宗赵佶赐大理国主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这是大理国与宋朝臣属关系的首次正式确定。
元朝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1270年,元朝在大理原境置云南行省。
A.册封羁縻B.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C.改土归流D.民族地区自治程度提高
10 . 萧启庆先生认为“就整个的中国历史而论,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帝国,是一个情形较为特殊的时代。……它打破了过去边疆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必须与中国官僚政治以及儒生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密切结合的惯例”。这主要表现为
A.设中央外派机构压制江南各地反抗
B.朝廷掌握了地方官员的任用及考核
C.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并不再重视儒学
D.行省重要官职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
2021-11-19更新 | 31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