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
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019-01-30更新 | 122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史称“南北榜事件”。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则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420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
A.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B.选官制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C.科举及第者已控制了整个国家D.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现象已被杜绝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推行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学东渐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2016-11-27更新 | 156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贡举之法,三代未尝有之,而汉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之士,亲策问董仲舒而始焉。唐宋科举之法盖仿于此矣。” 材料中的“贡举之法”是指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2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言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