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 .5%46.1%
A.政府官员的素养不断提高B.国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封建王朝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制录取标准逐渐放宽
2020-11-19更新 | 30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言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止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由于它被废止,整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据此可知
A.八股取士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B.科举制度的废除不利于社会发展
C.科举制度是传统社会发展保障D.儒家思想主要依靠科举制度传播
3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2020-10-13更新 | 476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北朝时,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
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
2020-08-28更新 | 54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清朝嘉庆年间,鲍桂星任河南学政,他在主持地方科举考试时,将《中庸》篇内“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一句,命题为“大草”,即取前句尾,后句首,而拼凑成题。这一现象反映清朝科举考试
A.对儒家经典高度重视B.突出经义的守旧传统.
C.僵化呆板的文字游戏D.考查考生的训诂功底
2020-07-29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自汉武帝至东汉,察举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升迁任用的正途,史称“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为至重,而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这反映了
A.儒家忠孝一体的伦理政治B.世家大族把持对人才选拔
C.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创立D.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 
项目高官贵
戚子弟
中级官
僚子弟
下级官
吏子弟
普通士人合计
汉代官僚民族子弟23.9%8.7%13%10.9%56.5%
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8.7%8.7%2.2%23.9%43.5%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
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
8 .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句描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的是哪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1-01-24更新 | 13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元朝时某宰相向皇帝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子注解为主,是修己、治人之学。这一主张()
A.否定了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B.强调治国人才的德行修养
C.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化化D.表明理学开始受到官方推崇
10 .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2021-08-06更新 | 584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