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世卿世禄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019-05-14更新 | 2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绥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破了贵族特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
D.实现了社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途径是
A.世袭爵位
B.察举征召
C.科举考试
D.高官举荐
2019-04-27更新 | 20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宋朝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本朝选人“初亦如唐制,兼采时望。真庙(指真宗赵恒)时,……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他描述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与材料中“贡士之法”密切相关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制
7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019-01-30更新 | 4691次组卷 | 12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
C.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D.存留察举制痕迹
2018-11-11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届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复习训练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2018-10-11更新 | 243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二模历史试题
10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2018-09-06更新 | 62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