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隋文帝即位后,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由此可知,隋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科举制C.世袭制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规定,各地“孝廉”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这种地区名额限制的规定为宋代之后科举制所沿袭。明清时期实行分省录取之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这种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看出
A.“国家取士,唯才是择”的公正性完全骗人而已
B.科举制意义在于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参加政府管理
C.完全取决与皇帝的个人好恶,缺乏任何客观依据
D.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请按示例填写表格。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俟,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


请回答:
(1)根据示例填写材料一表格。
(2)根据教材说明唐朝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
(4)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以及所产生的危害。
4 .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类型来源
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2020-10-19更新 | 62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2020-10-13更新 | 476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以降,开始“家天下”。《周书泰誓上》云“官人以世”。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至西周时期进入鼎盛。由分封而形成的王、诸侯、卿大夫、士的阶梯序列,与宗法血缘关系下的各大家族的地位互为表里。分封、授土、授民都是世袭的,采邑与官职相关联,前者为“世禄”,后者是“世卿”或称“仕者世禄”。到战国已是“大争之世”,各诸侯国激烈争斗,都想“辟土地,朝秦楚,茬中国而抚四夷”,采用新的选官办法,过去那种“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袭政治逐步被否定。

——摘编自任怀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等

材料二   中国古代真正的官员选拔的框架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搭起的。战国时期,列国根据“建功而兴赏,因能而授官”的原则,任免官吏,进退贤愚。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臻于完善,走向成熟。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具有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显著特点,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组织管理的。

——摘编自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世官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以来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的发展趋势。
8 . 2010年高考出现一大亮景,北京大学率先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中国古代史上的科举制相似。
2020-03-11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11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9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2020-03-1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业水平测试)
10 . 东汉后期,民间流传着有关察举制的歌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当时
A.察举制正在向科举制转变B.察举的对象转向贫寒人家
C.察举制严重不实、选拔腐败D.察举的对象大多德才兼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