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人员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司马光在上书宋神宗的《论风俗札子》中写道:“今之举人,发口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纵虚无之谈,骋荒唐之辞,以此欺惑考官,猎取名第。”这反映(     
A.宋朝科举命题不以儒书为限B.宋朝并未严格限制应试者的资格
C.儒学独尊地位重新得以恢复D.重文轻武导致宋朝实行文化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古代某帝王诏令地方官“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还引孝入学,把《孝经》当作教化百姓、治理国家的圣经宝典。为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氛围,该帝王确定新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2022-07-14更新 | 6189次组卷 | 50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817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政治制度的导向
C.历史传承得到强化D.门阀势力的衰弱
2022-05-12更新 | 58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8 . 《晋书》中记载,东晋明帝为了稳定政权曾下诏:“吴时将相名贤之胄,有能纂修家训,又忠孝仁义,静己守真,不闻于时者,州郡中正亟以名闻,勿有所遗。”由此可知
①九品中正制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权宜之计
②东晋延续了前代选官制度中对家世的重视
③家训通过自身本质特征成为选官的重要条件
④其出发点为调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以稳固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类别家庭背景人数比例
官宦士子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5042.4%
寒素士子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1714.4%
家世不详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5143.2%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
2022-04-26更新 | 995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汨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选官制度的变革
C.政权更替频繁不断D.民族交融的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