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魏晋时由中央任命的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官员道德品质提高
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历代君主都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上述材料旨在强调官员选拔中
A.选官权由君主掌控B.选官标准从未改变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D.所选人才才艺出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03-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真宗时规定:“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给七人当直(值),许出两对引喝。”状元籍贯所在州还要为其立牌坊,加以表彰。此举旨在
A.强化门第等级观念B.打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
C.完善官员管理制度D.吸引人才进入统治集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两晋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吏,约占入仕者的半数;由考核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官府属员入仕的,占1.2%。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察举选官占据主流B.选官权由中央主导
C.门阀政治逐渐衰落D.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2022-03-09更新 | 612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八)历史试题
6 . 东汉末年,名士清议、品评人物逐渐成为一种时弊,进而演变为朋党标榜、虚伪无用的行为,导致“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名实背离”的社会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曹魏政权
A.创立了九品中正制B.明确了六部的分工
C.察举基层贤良文士D.分科考试录取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表),其中第三次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一一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A.儒学的复兴B.国家的统一C.科举制普及D.民族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
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2022-03-04更新 | 1054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B.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2022-02-22更新 | 409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川师大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门阀之家,在选举上占优势,原因其在乡里有势力之故,离开了乡里,就和‘白屋之子’无甚不同;而科举之制,使‘白屋之子’可以平步而至公卿。”该材料
A.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双重作用
B.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
C.说明科举制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
D.指出了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