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2021-06-13更新 | 15549次组卷 | 1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680次组卷 | 21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官员特权受到否定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022-10-26更新 | 3282次组卷 | 28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019-01-30更新 | 4639次组卷 | 12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滨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各项中,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022-11-04更新 | 1301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这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阶层已经固化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
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
2021-01-24更新 | 150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2021-04-14更新 | 1890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中说,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
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
2021-06-02更新 | 2009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259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
2021-04-26更新 | 1264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西庄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