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承秦制,但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连坐制度
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在君主专制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朝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谏官系统,虽然谏官以皇帝为监察对象,把皇帝当作国家的最高官吏,对传统的监察——“以法治吏”,不失为一项重大突破。谏官,职能为对君主言行和违失进行直言规谏,规劝其改正错误……谏官系统这一面独特的“监察镜”,及时纠正了不少决策上的失误,避免害民乖谬之政,防患于未然。它虽然仍受到皇帝、谏官双方政风的制约而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监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至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划归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饶文波《廉洁文化之旅之中国古代的廉政制度》

材料四   权力应当是居于制度、法律之下的,权力应当是相对被动和受控制的。遗憾的是,中国传统的人治政治,造成权力无限、为所欲为的后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政治制度与法制十分发达,一方面却是贪污腐败盛行的矛盾现象的总根源。王亚南先生甚至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史。

——摘编自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御史大夫的地位与职能。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的监察制度相对于秦汉有何突破。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发展到顶峰的清代监察制度为何不能肃清官员贪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募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A.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2018-09-29更新 | 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
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
2018-01-05更新 | 3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017-10-02更新 | 401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6-11-14更新 | 1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