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D.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2019-07-11更新 | 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一历史模拟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时期,“六条问事”已成为刺史监察、考核官员时的依据准则。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可见当时
A.郡守势力日益膨胀
B.监察地方成国家工作重心
C.王国问题基本解决
D.汉朝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
3 .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摘自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依照洛克的分权论,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其中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可以否决议会的法案,联盟权亦属于君主,可见洛克的分权论是限制削弱,却又不抛弃王权。正是本着这一原则,议会在限制王权时,保留了国王的许多特权。光荣革命后,英国法律以“默认”的方式保留了国王的许多特权。对此,一位学者说的真切:“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不得违反的某些规定,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

——摘自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仍享有特权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和近代英国在君主权利制约上的本质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
A.秦代的“道”
B.西汉的“州”
C.元代的“行省”
D.明代的“厂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官职。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张养浩
A.主持宣政院的工作
B.受枢密院直接领导
C.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D.可以复按人命重案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A.推动了明朝社会法治化的进程
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表明当时的官吏腐败比较严重
D.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基本承继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刺史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D.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019-04-23更新 | 1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2019-04-18更新 | 2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