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关于中国监察谏议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监察制度是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制度,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B.隋唐时期的门下省主义职能是监察和谏议
C.这种制度在防止腐败、低效,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防止决策失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A.立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审计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仅为七品。以上材料表明
A.君主专制制度的日趋完善
B.古代监察有“以小驭大”的特征
C.古代监察体系日趋制度化
D.古代监察制度促进了吏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的监察机构有:
①刺史
②御史台
③通判
④按察使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刺史B.郡守C.州牧D.祭祀
2020-07-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早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就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唐玄宗时频繁地派宦官访查羁縻州。这说明(       
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B.监察具有垂直性
C.唐朝开始出现宦官干政D.监察具有高效性
2020-06-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
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8 . 唐代谏官职位众多、群体庞大,各谏官通过讽谏、顺谏、规谏、致谏、言谏、直谏等多种形式劝谏君主。这客观上
A.加强了对百官的控制B.使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C.保证了政府决策正确D.规避和防范了君主之失
2020-05-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朝废除了唐时宰相对御史的举荐权,并规定宰相的亲戚故旧,均不得为御史,这有利于(       
A.中书门下行使职权B.提高官员品德C.监察部门行使职权D.杜绝官场腐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时,认识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国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想,明确“二风十愆”的罪名,从作风上、道德上、政治上约束官员。这表明唐代
A.监察制度的发展完善B.官员选拔以德行为先
C.外儒内法的治国方式D.重视传统的民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