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是(     
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刺史④唐朝门下省⑤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建立了一套地方监察制度:监御史制度。“监”还可称“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使之监察太守和监御史。

材料二《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四年,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武帝巡视地方,地很多方吏治腐败情况十分严重,贪官畏罪自杀,但丞相史(监御史制度之外设置了一套新的地方监察制度——丞相史出刺制度)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我国设立了哪些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对地方监察制度不断调整的原因?
2019-12-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2013年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在我国古代如何制约权力也有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
B.皇帝是国家的主宰,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因此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制约监督作用
C.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保证权力的规范正确运行
D.明清监察制度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对君臣形同虚设
2019-12-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各地),并督监察御史。”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据此可知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B.刺史制形成于汉文帝时期
C.刺史大都是由丞相兼任D.刺史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5 .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秦朝丞相汉朝刺史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D.宋朝三司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2019-12-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监御史
B.郡守
C.节度使
D.刺史
2019-1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隋朝开皇年间,侍御史“始白吏部选用,不由台主”,唐初侍御史“皆吏部与宰相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这说明隋唐时期的监察机构
A.有效制约了宰相的权力
B.难以获得独立地位
C.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D.直接隶属于尚书省

9 . 有学者认为:唐代社会之所以能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政治制度的高度自我完善机能是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以唐朝的政治制度有关史实说一说你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中国古代王朝为了规范执政,重视对国家各级官员的监督和检举,不过监察制度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道德素养较低
B.交通通讯条件的落后
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
D.各级地方官员的贿赂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