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11613万余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人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因素之一
3 .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节度使朱温、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A.外重内轻局面出现B.宦官势力消亡
C.朝廷政治危机严重D.宰相权力膨胀
4 . 唐代后期,各地藩镇奏请自行任命县令等地方官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自行任免官员,贡赋不入于朝廷,拥重兵以自立。这说明当时
A.科举制度流于形式B.吏部丧失了官员选拔权
C.中央集权遭受挑战D.地方行政机制完全异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取得关键性胜利是在
A.北宋B.西汉C.秦朝D.明朝
6 . 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科举制的完善
D.理学的兴起
2019-09-02更新 | 668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7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相权逐渐加强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019-11-12更新 | 38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学年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转运使的设置,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2020-04-16更新 | 309次组卷 | 39卷引用: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6-11-27更新 | 129次组卷 | 2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