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任怀国等《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清朝能够最终确立统一中国的政权,完成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工程,与它成功地实行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开的……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相对应的制度名称,并指出“兼相”所对应的制度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采取民族政策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中期在新疆、蒙古与内地分别采取的管理措施,并说明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解决沙俄来犯的边疆危机的。
2022-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东汉时期,尚书台“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品秩虽仅三石,在朝堂上却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以致于有人发出“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感叹。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政务分官设职B.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C.国家权力的理性化D.朝廷内部矛盾尖锐
4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避免互委,不专责。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由此可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  )
A.分工明确,相互合作B.一官多职,相互牵制
C.地方分权,中央集权D.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旧唐书》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祎之(凤阁侍郎)……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对此现象认识准确的是(     
A.武后乾纲独断B.丞相形同虚设C.监察权力突起D.中枢运作异变
2022-11-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高宗以后,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的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抑制政治腐败B.提高决策效率
C.杜绝任人唯亲D.保守国家机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三省六部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逐渐向二省和一省转变,三省合属议事、办公、职能取向统一。一方面,皇帝启用年轻官员担任中书门下二品,行使宰相的权力,随着时间的发展,以中书令、尚书令为主的宰相职务其权力渐渐削弱,成为虚职;另一方面,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为了协调各部门的职责,唐代建立了统一的政事堂议事制度。政事堂始设于门下省,唐高宗年间迁于中书省,政事堂也改称为中书门下。

——摘编自张靖《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变化》

材料二   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大学士,这些人都在内廷,所以又称为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由于这些学士辅政有限,朱元璋很快又否定了这种形式。明成祖即位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此时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与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洪熙、宣德年间,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阁权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到了嘉靖朝,首辅制度形成,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

——摘编自李子龙《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三省六部制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朝内阁权力的变化。
8 . 唐代的三省体制相当成熟,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表明(     
A.唐朝时三省掌握了实际统治权
B.唐朝皇帝被剥夺了最高决策权
C.唐朝时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唐朝皇帝的决策权受到了限制
9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满洲人……建立了一个绝对专制的极权体制,整个中央政府,不过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传达室。”以下各项中,最能够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B.“自是内阁权日重……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C.“(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D.“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2022-07-07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资治通签》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B.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2022-06-30更新 | 165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