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政事堂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联合办公场所,初设在门下省,唐高宗末移至中书省。唐玄宗时因宰相张说的奏请,改为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一制度的变化(       
A.减少了决策失误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平衡了中枢权力
2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要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兵部
2022-04-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并无决策权。“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但实际上大概未曾有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一是传承皇帝诏令制书,二是监察百官。三公之下,则有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事务的“诸卿”,或习惯地称为“九卿”,但实际名额并不限于九。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趋于规范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唐之前,中央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较依赖掌管特定行政权力的个体,而在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门下省都是实务部门,而非个人职位;第二,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体制;第三,后设机构政事堂,承担起中央行政决策中心的职能与角色,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第四,有效地理顺了三省各部间的关联及其实现职能的范畴.以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

——摘编自黄璐《隋唐时期“大部制”的特点与启示》


(1)材料一中的秦朝的官职有哪些?根据材料,试分析秦朝行政架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2022-03-2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政事堂是唐朝宰相议政办公的场所,在这里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这些规定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削弱了君主专制
C.旨在防止宰相专权D.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2-02-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进行民主决策
C.提高行政效率D.杜绝决策失误
2022-02-02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符合图中所示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中有“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汉书》则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了《汉书》的做法。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C.史书编撰受时代变化影响D.官修史书的体例发生变革
2022-01-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6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有利于提高决策合理性B.进一步削弱了君主专制
C.降低了政务处理的效率D.强化了中书省的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明帝永平末年,蔡伦开始在皇宫内廷做事;到和帝即位,蔡伦为中常侍并参加政令制定;安帝亲掌朝政后,指责蔡伦曾诬陷其祖母宋贵人,命其向廷尉认罪。蔡伦最终服药自杀,其受封侯国被取消。这反映出
A.东汉通过内朝抑制宦官B.宦官参政导致东汉政治黑暗
C.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外朝D.宦官权力起伏源于君主专制
2022-01-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6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强化了君主集权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政令的职权D.门下省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