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调整规范了各级官员的编制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书·窦田灌韩传·田蚧传》云:“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日:‘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这说明当时(     
A.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B.中朝与外朝的矛盾尖锐
C.丞相在选官除吏方面权力式微D.丞相不能参与政务决策
3 . 唐代中期,枢密使多由宦官充任,“职掌唯受表奏,于内中进呈”。到了唐代后期逐渐形成“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诸多权阉以枢密使的身份执掌机密并参与军国大政的议决。这一变化说明(     
A.有效协调中枢机构关系B.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C.枢密使职权的不断异化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告身”为封建社会朝廷颁发给官员的身份证明,是官员“赋役优免、子孙恩荫、永业田申请”的凭证。唐朝告身的颁发程序,是中书省奉皇帝旨意写好任命词,经门下省审查和皇帝盖章后,将御批原本存档,另抄副本送尚书省办理正式手续。根据材料可知
A.唐朝最早出现告身制度B.楷书为古代公文书写的主要形式
C.告身仅为官员授官凭证D.告身颁发程序体现权力运行机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汉武帝这一做法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有利于抑制门阀士族D.革新了官吏选拔任用
2021-07-22更新 | 4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2020-07-01更新 | 497次组卷 | 34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2019-11-13更新 | 620次组卷 | 5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        )
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
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
10 . 贞观八年,朝廷要在长安修建大明宫,按照唐朝制度(见如图)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一→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2-07-17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