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西汉时期的丞相及其出身。前后期出身的变化说明(     

汉初

萧何、曹参、陈平、申食其、周勃、灌婴、申屠嘉等(以上皆军人出身)

武帝

(前141-前87)

卫绾、窦婴、许昌、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麓、车千秋等(以上皆军功或其先世得军功)
昭帝(前94-前74)王(郡县吏)、杨敞(给事大将军幕府)

宣帝(前74-前49)

韦贤(大儒)、魏相(少学易,为郡卒吏)、丙吉(狱吏)、于定国(狱吏)
元帝(前48-前75)韦玄成(名儒)、匡衡(大儒)
成帝(前33-前7)张禹(郡文学)、薛宣(廷尉书佐)、翟方进(射策为郎)、孔光(举议郎)
A.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主流思想影响政府架构
C.士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贞观八年,魏征对太宗的君职之问,引春秋时期砀中渔者谏晋文公之言,以“尊天事地”为君主之“名”所从来也。诸多典籍记载可见,唐代祭天礼仪演变的一个重点就是昊天上帝祭祀的逐步独尊现象的出现。这体现了唐代
A.君神关系的调整B.天人感应的实践
C.君主专制的强化D.三教合一的趋势
2022-04-15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武帝崩后,昭帝继位时年幼,整个朝廷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真空。然而外戚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主要辅政大臣的身份填补了这一漏洞,“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在昭帝朝13年中权倾朝野,所谓朝臣,大都是他的党羽。这实质上反映了
A.开始出现外戚专权B.大司马大将军成为权力中心
C.汉代专制皇权加强D.改变了秦朝以来的政权结构
2022-04-06更新 | 8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必刷卷04-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唐代枢密使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表明
时期概况
代宗永泰年间始置内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
德宗、宪宗权势渐盛,逐步参与机密,左右朝政。
文宗以后成为朝廷大臣,内可决定诏书,外可与宰相同议政事。宰相必须获得内廷宦官的支持,才能安于其位。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枢密使最终控制决策权
C.三省六部制的日益完备D.皇权相权矛盾得以缓解
2022-03-09更新 | 60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唐初,凡军国大事、重要法令等诏敕文书“必先经中书出令”;玄宗时增设翰林学士,“共掌诏敕”;至宪宗时又特设翰林学士承旨,“专掌机要,管书诏大印”。这一运行机制的调整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实现了权力制衡
C.加强了集权统治D.减少了决策失误
2022-03-04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明帝永平末年,蔡伦开始在皇宫内廷做事;到和帝即位,蔡伦为中常侍并参加政令制定;安帝亲掌朝政后,指责蔡伦曾诬陷其祖母宋贵人,命其向廷尉认罪。蔡伦最终服药自杀,其受封侯国被取消。这反映出
A.东汉通过制度建设抑制宦官B.宦官参政导致东汉政治黑暗
C.皇帝利用宦官削弱丞相权力D.宦官权力起伏源于君主专制
2021-12-17更新 | 516次组卷 | 8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秦至唐“尚书”一职的演变状况,这反映了
时间演变
秦朝九卿之一,少府属官,掌管文书、传达诏命。
西汉领、录尚书事之名,侍从皇帝左右,发号施令
曹魏脱离少府而独立。
唐朝长官为宰相之一
A.行政效率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延续D.中央机构的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代“中书门下”不仅继续拥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还拥有了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这表明唐代(     
A.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B.决策权与行政权趋于分离
C.中枢机构运作方式异化D.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提升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临时派某官前往办理某事,事解辄罢,叫使职差遣。唐代安史之乱后,各种使职差遣得到迅速发展,且逐渐由临时性质向固定化转变,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形成了“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局面。这表明唐代
A.三省六部制渐趋解体B.地方节度使控制了中央
C.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D.新的权力体系逐渐产生
2021-04-19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