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令为主,有侍中,给事中、常待等,加上被皇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头衔的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议军国大事,掌握实权,成为决策集团。而以丞相为首的朝臣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这一变化体现当时(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枢权力的再分配
C.内朝外朝分工明确D.君权相权互相节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既掌管天下文书、颁布皇帝诏令,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汉武帝时,其机要秘书工作分割给尚书署办理;东汉时改名为大司空,掌管水利、工部。御史大夫职能的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分权原则的落实
C.监察体制的破坏D.文书制度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主张:汉代的三公九卿虽然也有机构,却是因人设庙,即先有宰相或三公,后有相府和公府。隋唐却是先有三省六部,然后再任命长官和次官,机构在前首长在后。对比两种制度,可知唐朝
A.丞相权力逐渐加强B.机构重叠,职权不明
C.政治制度趋向民主D.中央行政制度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秦至唐“尚书”一职的演变状况,这反映了
时间演变
秦朝九卿之一,少府属官,掌管文书、传达诏命。
西汉领、录尚书事之名,侍从皇帝左右,发号施令
曹魏脱离少府而独立。
唐朝长官为宰相之一
A.行政效率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延续D.中央机构的复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