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打破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的选官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世卿世禄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019-05-14更新 | 2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19-05-04更新 | 307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2019-01-30更新 | 1249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寒假作业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2019-01-30更新 | 2085次组卷 | 5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2019-01-30更新 | 3157次组卷 | 9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162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10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19-01-30更新 | 1642次组卷 | 8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019-01-30更新 | 4938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选官的方式历经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顺序正确的是
A.功绩—孝廉—门第—才学
B.才学—孝廉—门第—功绩
C.才学—门第—功绩—孝廉
D.孝廉—功绩—才学—门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018-12-03更新 | 141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