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
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
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2-05-31更新 | 1932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
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
2022-05-18更新 | 1498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皇帝便派遣亲信太监与总兵一同镇守地方。这种镇守中官“位诸将上”,在正德年间遍布各处,气焰甚盛。但后来,嘉靖皇帝一道敕书就全部将之撤回。这说明明代
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和成熟性B.初步建立权力制约平衡机制
C.宦官专权的现象已十分突出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重大改变
2022-03-22更新 | 66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张居正在位时三子登科,被认为是操纵科举的结果。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年、十六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众官员掀起前所未有的反对辅臣子弟登科的浪潮,并最终获得胜利,被禁考辅臣子弟及相关考官成为牺牲品。这一事件主要表明当时(     
A.人才选拔程序日趋规范B.官僚群体蔑视权威
C.辅臣权重影响科举公信D.社会公平得到彰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入侵大安口,大学士孙承宗带军与其作战,指挥有方,收复了许多失地;崇祯十二年(1639年)大学士杨嗣昌率领明军主力镇压四川张献忠部队。这一现象表明明朝末年(     
A.内阁职权范围渐趋扩大B.内阁大学士兼兵部职权
C.军事指挥人才极度匮乏D.内阁逐渐参与军事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神宗要修慈庆慈宁两宫以取悦太后,内阁首辅张居正却言:“治国之道,节用为先。”随后,明神宗又要征用光禄寺金修两宫,被张居正以“窃惟财赋有限,费用无穷,积贮空虚,民膏罄竭”劝阻。这表明当时
A.皇权日趋衰落B.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C.社会矛盾激化D.中枢机构运转正常
2022-04-07更新 | 53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赵翼统计:“明朝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虽其始不过为学士,后加紧公孤,始终在枢地,不出内阁一步。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该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       
A.皇权受到严格制约B.内阁大臣彼此牵制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D.内阁政治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宗景泰年,形成了六部职权归于内阁。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从内阁大学中选拔一个资历和威望最高的阁臣称之为首辅(之前内阁成员一般5~8个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总领内阁。这反映出首辅()
A.有效制约皇权B.成为法定官职
C.行使宰相之职D.拥有决策大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