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在缓慢地上升,这为政党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法国大革命加速了英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前,英国的两党制已经形成。两大政党所致力的社会目标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为了尽量保持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联盟关系。1832年后,迫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两党竞相改革、求生存的局面。1833-1834年,辉格党格雷内阁颁布了废奴法、工厂法、新济贫法;1835年,自由党墨尔本内阁颁布了市镇自治法。这些法律、法令的颁布,将英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许洁明《论近代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特征》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议会斗争、政党政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中华民国的政党政治是从西欧和美国学来的,西欧与美国实行的是两党制和多党制,中国的资产阶级也想在中国实行多党制。短短几个月内,全国就出现各种政治党团200多个。在民国初年国会竞选中,各政党除了利用行政干涉、把持选举外,还竞相采用各种非法手段。以金钱收买选票是各党普遍采取的办法。1913年,过分相信合法的议会斗争功用的宋教仁遇刺身亡,预示着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在民国初年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在中国,政党政治被严重地异化了——资产阶级欲以政党政治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保证其自身利益的实现,但结果却走向了反面——资产阶级没有得到政权,其政治利益也受到了严重侵害;又将资产阶级自身的弊病暴露无遗。

——摘编自程舒伟《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英国两党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的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对比上述中英两国政党政治的实践,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2-03-21更新 | 49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微观性构成的内部载体上,“光荣革命”以立法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主权,确立了议会主权。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剥夺了国王唯一尚存的行政权。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主要由保守党和自由党把持,轮流执政。政治体制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背后有独特的政治文化,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英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存在,俨然演化成为了一种国家理念的存在,与其民族、传统和思想浑然一体。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该国居民形成了审慎、害怕变革、崇尚改良的岛国心态,塑造了人们安于现状、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的生活态度。在英国,社会各阶级价值取向都向上流社会看齐,并逐渐养成绅士风度的国民性格。

——摘编自王哲媛《影响英国政治制度的政治文化因素概述》

材料二   完成民族国家构建然后开始民主化的进程,反映了政治发展的一般逻辑,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历史上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新中国的成立,让传统的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与执政、动员与整合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和民主化得以稳步推进的前提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莫里斯·梅斯纳说: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解决了过去日趋严重的、长达一世纪之久的混乱。被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正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则断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摘编自胡伟《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架构,并说明影响英国政治体制的文化内核。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新中国在制度体系上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原因,简述“中国模式”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2022-05-09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8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1-04-19更新 | 826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人民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   (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均引自《明夷待访录》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晚年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继续致力于“政治理想”的实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成为“国家正式教义”的标志及其原因。
(3)黄宗羲的思想广受关注,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①“其所论之民本思想实上继孟子贵民之绝学,下开梁启超、孙中山诸氏民治思想之先河”。②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咨议机构”、“立法主体”两方面与近代西方民主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你同意哪种观点?若同意①请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若同意②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论证。(只答序号不写理由不得分)
2021-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普高)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期改前代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对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负有领导、监督与考核的职责,而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又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即在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中,各设置给事中之职,其具体职能如:对各科驳正违失、对口监察、弹劾在京大臣等等。六科给事中不受都察院的管辖,与都察院相互制约、监督。清朝都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派遣御史监察专项工作,例如检查档案、巡视京营、学校等。战争期间,还可以派御史监记军功。

——摘编自韩兵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简论》等

材料二   14世纪时,英国国会由贵族院、平民院组成。134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慑于国会的压力,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大臣。1386年,平民院又因财政大臣萨福克伯爵滥用职权而向贵族院起诉并获胜。这样,就确立了平民院提出弹劾案、贵族院审判的监察弹劾程序,由此形成惯例,并得到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的确认。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但因地方高度自治,缺乏全国统一的协同机制。1787年,美国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议会的监察弹劾权,此后,监察弹劾权作为议会监督政府的手段,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的中国与欧美其监察制度形成过程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德国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德国人已告别了旧德意志,却尚未到达新德国,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德国人已告别了旧德意志,却尚未到达新德国”?
(3)英、德两国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它们在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2021-04-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带有封建外表的古老英国”,旧的司法审判机构和诉讼程序在革命中没有得到根本改造。1832 年《统一程序法》的颁布,揭开了改革普通法法院诉讼程序的序幕。1833年的《不动产时效法》,使不动产诉讼程序大大简化。议会制定了许多改革法令,如1852年的《大法官法院诉讼条例》和1858的《衡平法修正条例》。根据司法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及改革建议,议会于1873年制定并通过了《司法条例》,明确了现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范,保持了合理的诉讼费额,提高了司法效率,宣告了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诉讼程序”的产生。

——摘编自牛淑贤《论近代英国诉讼程序的改革》

材料二 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提出了民法草案,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7次讨论会,其中拿破仑亲自主持了62次。1804年3月21日.《民法典》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在制定法典时,往往以它为范本。

——摘编自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诉讼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至15世纪是英国议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议会组织形态、工作程序及规则基本形成,并-再得到成文法的认定,具备了几种职能:其一,是司法请愿,即代表民众向国王呈递请愿书;其二,决定征税,干预国家财政;其三,是制定法律;其四是监督、弹劾行政官员。

1603年,詹姆士六世南下继承苏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面对不同国情,詹姆士一世按照“苏格兰习惯”行事。他极力宣扬“君权神授说”,强调君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1625年春,其子查理一世即位。他纵容国教教会迫害清教徒,并多次下令解散议会。1636-1638年,政府把宗教迫害扩大到苏格兰,引起新的反抗。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在中世纪,议会的立法权实际上是不完备的。因为,法律的动议主要来自国王;1688年确立议会主权后,法律的创制权转为议会控制。但是,国王仍然拥有法律的审批权。1703年,安妮女王最后-次动用否决权。此后,英国国王再也没有行使过否决权议会完全确立了最高立法权威的地位。在中世纪,上院地位高于下院。但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打击,特别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下院的地位更加重要,所有重要的法案几乎都来自下院。1911年,一项议会改革法案规定,经下院通过的议案被上院否决后,只要在两年内连续通过三次便可以直接呈国王批准。这样,上院的否决权实际上只剩下两年延搁权。到1949年,两年延搁权改为-年,议案在下院重新通过的次数由三次改为两次,上院权限的下降使下院在立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定。

——洪波《世界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英国国王的权限有何变化?此变化对英国当时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立法权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1年以来,复辟的国王再次成为英国政治和政府运作的中心。政治精英们在1688-1689年的革命过程中,使威康与玛丽共同成为国王与女王,掩盖了废黜国王的行径,延续了世袭继承制。议会的领导者通过议会制定一系列宪法性法案,总结历史上形成的基本宪法习惯,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保持常备军等。为防止国王拥有较大的财权,他们炮制了多个财政法案,把政府财政收入分为国王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前者供王室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给予国王的正常岁入远少于政府的实际需要。总之,“光荣革命”扭转了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程大汉《“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刚结束不久,深受民主思想影响的制宪者就意识到:为了让自由永存,必须要求人们节制自由,“今后危害国家的灾难只能是来自自由的滥用”。为了应对民主制度的两大威胁―立法权完全屈从选民的意志及政府所有权力又都集中到立法权,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通过制度创新,赋予政府可以直接对民众和各州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而无需借助加盟的各邦力量,同时使总统在当时情况下拥有最广泛的权力,尽管这一权力依然受到立法机构的制约,并确保法院的力量来源公正无私,至少是独来独往。这些规定把启蒙时代思想家的睿智、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的美国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宪法,避免了来自民主的威胁。

——摘编自任东来《美国宪法的形成:一个历史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是如何“扭转了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宪者“要求人们节制自由”的原因及主要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