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国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统治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背景,概括其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力。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斯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了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___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联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联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联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他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是宰相同时也是帝国宰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

                                                                                  ___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4)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3 . 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进口国王”的背景是(     
A.议会通过《权利法案》B.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C.光荣革命取得了成功D.《王位继承法》通过想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历了公元前462年的进一步改革之后,全面发展的雅典民主继续以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做出的所有决定必须通过公民大会的批准,并且所有的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权讨论和提出建议。

——[]皮特·N·斯特思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或寡头)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近代英国有哪些法案“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试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新的政体”确立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这部宪法的哪些原则有助于“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元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如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明史》卷72《职官》

材料二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和英国内阁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内阁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21年,面对贫民与贵族的激烈斗争。德拉古采取高压手段维护社会的稳定,依照习惯法编制了一部极其严格的成文法。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德尔菲”的名义为雅典立法,并制定了具有民主性质的法律,他强调法律和秩序则是城邦的最大幸福。克利斯提尼继梭伦之后,为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彻底扫除了障碍,把雅典的法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希波战争之后的雅典成为了古希腊的中心,受智者运动的影响,在伯里克利执政后期,当时的公民大会甚至发展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国家机关”,陪审法庭的陪审人员也可以由抽签选举的方式从公民团体中任意产生。

——据乔枫《论雅典城邦时期的法治社会》

材料二   英国的法治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在中世纪封建社会结构下,形成了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四极权力结构,使得有限王权在英国成为现实,并签署英国最早的宪政契约《大宪章》。他们认为这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遗产,后来在启蒙运动的带动之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虽同是封建制国家,但英国由于特殊外来力量的进入为其提供了改良或革命性的道路,这是欧洲它国所不能复制的。他们在国内的权力斗争中也拒绝任何激进的变革,把变革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各种势力也从不将对手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对政权进一步控制,避免社会发生大的动荡。即使在议会力量逐渐强大之后,至今仍然保留了君主制的形式。

——据陈爽《试论英国法治文化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和近代英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原因。
2022-07-22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世纪,英国国王和贵族势均力敌,实现了“共和政体的混合平衡”。1640年英国革命的原因在于国王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革命中废除国王,尝试彻底民主化的共和政体,却走向更严酷的专政。光荣革命后建立起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这表明,英国(     
A.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根植于传统
B.议会权力至上是其政治基本原则
C.近代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艰难性
D.资产阶级革命引发封建统治复辟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不仅造成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且造成经济地理、社会阶级结构和政治领域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改造英国政治的贵族特征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厂制度和近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形成了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工业化对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

——沈汊等《英国议会政治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英国选民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总人口数的2%增加到3.3%。中等资产阶级的多数获得了选举权;取消了一批衰败的选邑,重新分配了143个议席,这些议席有许多分配给工业市镇。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仍有一些仅有数十名选民的小选邑被保留下来;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依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简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2022-06-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余粮收集制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其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摘编自统编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后创造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试分析这个政治制度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部法案成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的两块基石,成为英国内阁制的滥觞,使司法权最终从行政权分离出来。这样,英国确立了国会至上的原则,原来独揽国家主权的国王手中只剩下了纯粹的行政权,而且这种权力也越来越多地转交给日益完备的内阁。可见,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君主制已经获得了崭新的阶级内容。

——赵士国等《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异议》

材料二   英国就人口来说,与亚洲巨人相比是渺小的。1800年英国只有不到900万人口。但这是自1731530万人的惊人增长。英国有着无可比拟的未开发地下资源,弥补了人力资源的不足。18世纪西欧煤炭生产剧增,优质煤的最大供应者是英国。17世纪晚期,英国煤炭产量不足三百万吨。1800年则达到了一千四百万吨。部分增长的原因是因为蒸汽泵。它使煤矿工人挖得更深。随之,蒸汽泵促使人们思考蒸汽推动技术的更广泛运用。而且英国在开发大西洋方面也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英国牢牢的控制住大西洋两岸的殖民地经济,贸易养肥了英国船主和商人。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剩余的农产品喂饱了英格兰和苏格兰,西印度群岛的某些利润用于英国农业改良或投资与道路运翰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构成“英国君主立宪制大厦基石”的两部法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权结构上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况概括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帝国崛起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