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座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因)执政者无限制地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结果是两败俱伤。

——摘编自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努尔哈赤在八大贝勒(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皇太极时正式有“议政大臣”职名,并任命更多较低品秩贵族参与议政。随着国家的逐渐统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与皇权矛盾日益显露。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设立南书房,由皇帝挑选亲信文人组成机要秘书班子,重大政务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为南书房传谕或遵旨起草上谕。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设立军机处,作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使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变成一些不当权的贵胄世爵挂靠之地,或是给予一些大学士、尚书之类官僚例兼虚衔的部门。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

——摘编自阎步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13世纪时,英国势力强大的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限制王权,迫使国王成立了议会。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议会参加者最早是贵族,后来增加了教士、骑士和市民的代表。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下院又称平民院。1629年,查理一世为强化王权,解散了议会。1640年,查理一世决定向苏格兰开战,最终召开议会,要求议会同意他的征税事宜,但议会拒不服从,反而要求清算他的专制。1642年,国王与议会爆发内战。1649年,议会军获胜,并处死查理一世。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再次重申征税权与议员的各项基本权利,正式确定议会拥有国家的主权,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存在和废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议政王大臣会议与近代英国议会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和近代英国议会的结局对中英两国社会的影响。
2021-08-29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民主不会只有唯一的标准,“真正的民主”应具有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共性,也应结合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找到本地区最适合的方案,因而具有自己的个性。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开创的完美政治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1-10-11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英国议会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235周年(1787-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的议会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的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侄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有的选区人口多但是议员名额比较少,有的选区人口少,却分配了较多的议员名额。在萨里郡的加通地区,有的地方只有6间房子,一个居民,但该地区仍有选举一个议员的席位分配名额。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造成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且造成经济地理、社会阶级结构和政治领域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改造英国政治的贵族特征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厂制度和近代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形成了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对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了新的要求。

——沈汉等(英国议会政治史》

材料四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一个席位。新设立40多个新_.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即由1831年的51万增加到81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年议会改革是英国政党政治的转折点,辉格党借机扩充实力将长期盘踞政治舞台的托利党赶出政府,在以后几十年间相当稳团地把待着政治权力……改革的保守性是相当明显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对于他们来说,改革犹如一场骗局。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物质利益经常存在差异和分歧,这些差异和分歧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对立和冲突。如果政治制度是机器的齿轮的话,那么政治妥协则像是齿轮的润滑油,使政治制度能够良好运转而不致于崩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

——摘编自程同顺《论政治妥协的价值和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妥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各自国情不同具有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宪法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力融入联邦权カ,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建立宪政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哪两对矛盾?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巧妙解决这些问题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代议制的不同模式,以及体现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智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较大,英国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为主,目的是提拔知识渊博、应变能力强的通才。美国没有长期的官僚政治传统的影响,因此其文官制度虽然承袭了欧洲的传统,但是却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界并不明显,政府官员可以兼任议会议员,因此,英国对文官参与政治活动有较多的限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划分明确,因此,美国对文官政治中立的限制相对较小。事实上,美国文官特别是高级文官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行政权的范围。

——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作为人民的一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而且应当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利。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从德、能、勤、绩、廉综合考核公务员。允许行政机关依法辞退少数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丧失公务员条件的人员,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

——自李俊《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度建设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2021-04-19更新 | 826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2021-2022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的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它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则之更进一步的扩张。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权利法案》意义的?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2021-05-17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

——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

材料二 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
1909年一1910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
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
1914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